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郝晓跃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31
[摘 要]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改革策略,以期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实现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深度融合。本文提出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实训基地建设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提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现代物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智慧物流;高职物流管理;课程改革;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87-9534(2025)-0081-39 [收稿日期]2024-12-04
一、引言
智慧物流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物流管理智能化的一种新模式。它不仅提高了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还促使企业经营理念发生变革。在智慧物流背景下,企业需要培养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主动适应智慧物流发展需求,积极推进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随着国家“双高计划”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互联网+”时代,智慧城市建设与物流行业的结合日益紧密,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快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本文将在分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智慧物流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策略。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
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存在脱节问题。一方面,课程内容往往侧重于传统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缺乏与现代物流行业前沿技术和理念的融合。另一方面,随着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具备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然而,现有的课程教学内容往往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岗位需求。
(二)教学模式单一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不够合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实践课程的教学也相对薄弱,缺乏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
随着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物流管理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然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往往缺乏深度和广度,无法及时反映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和理念,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依据。这种评价方式往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由于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难以激发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智慧物流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策略
(一)理论课程方面的改革
1. 课程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深度融合
在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论课程应与实际岗位需求深度融合。课程内容应根据行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调整,加入更多的行业前沿知识和技术。例如,在传统物流管理课程中增加智慧物流、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应用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当前行业最具活力的技术。同时,通过引入案例教学、行业专家讲座等形式,使学生能够接触到行业内的实际案例和企业需求,从而增强课程的实际性和针对性。
2.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虚拟仿真、在线教学平台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物流场景和操作流程,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和交流,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3. 加强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物流管理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应加强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例如,将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融入物流管理课程中,使学生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实践课程方面的改革
1. 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物流场景和操作流程,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文化氛围,从而增强其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强化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课程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式教学、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同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仓储管理和配送管理等课程中,可以加入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自动化分拣系统等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物流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工具。
3. 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应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物流市场调研、企业参观、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物流管理的魅力和挑战。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物流技能竞赛和创新大赛等活动,培养其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三)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改革
1. 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
实训基地是连接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桥梁。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应引进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例如,智能物流系统、自动化配送系统、仓储机器人等现代化物流设备和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提前接触并熟练操作这些行业中常见的工具和设备。
2. 定期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实训基地的设备和技术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因此,应定期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工作,确保学生的实训经历始终与行业最新需求相对接。同时,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联合项目和企业定制化课程等形式,使学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技能并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 加强实训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应通过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开展教师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等方式,加强实训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实践项目和研发活动,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
四、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深度融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拓展课程等多个层次和模块。同时,应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确保课程体系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二)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度合作
产教融合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应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等方式,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度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应注重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应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加强教师培训和发展等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行业实践和研究活动,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四)完善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
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应完善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评价方式外,还应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创新能力评价等。同时,应建立及时反馈机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智慧物流背景下,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分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实训基地建设三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旨在实现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随着智慧物流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快速发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还应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始终符合行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现代物流行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智慧物流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从旭.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改革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43(12).DOI:10.3969/j.issn.1674-4993.2021.12.047 .
[2]成莹洁.智慧物流背景下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3).DOI:10.3969/j.issn.1674-4993.2021.03.053 .
[3]狄华军.智慧物流下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2,(3).84-85.DOI:10.16079/j.cnki.issn1671-6663.2022.03.050 .
[4]曹晓婷,王剑,俞亦清.探究"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以快递物流运营实务课程为例[J].中国航务周刊.2022,(19).61-63.
Research on the course system optimiz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Hao Xiaoyue
Hunan Modern Logistic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unan Changsha 410131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reform strategies of th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cour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courses and the job demand by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ode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measures of theoretical curriculum, practical course and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and meet the demand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for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Key words: intelligent logistics; higher vocat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curriculum reform;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practical training 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