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22 15:06:23 点击: 2 发布:陈熙熙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王端鑫

内江师范学院 四川 内江 641100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信息化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深入探讨了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旨在通过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等手段,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效融入中职语文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首先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后从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素质,丰富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式、促进有效互动,优化课程评价、强化过程管理,以及整合教学资源、搭建课程思政平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期望能为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深入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87-9534(2025)-0023-25 [收稿日期]2024-10-17                                                          

 


一、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职语文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思政教育的功能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导致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提升有限。因此,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有效地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中职语文教学中,成为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二、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更加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观点。因此,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推动中职教育改革

中职教育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中职语文课程思政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入推进有助于推动中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全面改革。通过加强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可以促进中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

三、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素质

(一)积极更新教学理念

在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思政教育元素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中职语文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需求。首先,教师应注重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实践,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文化底蕴。其次,教师应积极学习互联网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参加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和教学能力。最后,教师还应注重实践锻炼和经验积累。通过参与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等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

四、丰富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中职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与语文知识有机融合起来。例如,在讲授《曹刿论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曹刿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大义;在讲授《岳阳楼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尚品格;在讲授《送东阳马生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领悟人穷志不穷的道理。通过这些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二)拓展课外教学资源

除了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外,教师还可以积极拓展课外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获取与语文教学相关的时政新闻、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资源,并将其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这些资源的引入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五、创新教学方式,促进有效互动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方式

在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线教学资源库等工具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途径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手段创设虚拟的教学情境和场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二)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在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例如,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可以通过及时反馈、个别指导等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困难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还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六、优化课程评价,强化过程管理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在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评价体系应包括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情况的评价以及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教学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并促进教学的不断改进和提升。

(二)强化过程管理

除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外,还应强化过程管理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例如,可以通过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等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规划和安排;可以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了解;还可以通过开展教学反思、教学研讨等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提升和改进。通过强化过程管理可以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和目标的实现。

七、整合教学资源,搭建课程思政平台

(一)依托信息化平台整合资源

在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应依托信息化平台整合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例如,可以依托“云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可以依托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发布教学资源和信息;还可以依托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资源单位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通过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便捷的学习资源和渠道。

(二)搭建课程思政平台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可以搭建专门的课程思政平台。该平台可以包括教学资源库、在线学习系统、互动交流社区等功能模块。通过教学资源库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案例;通过在线学习系统可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在线测评;通过互动交流社区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分享。通过搭建课程思政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系统、便捷的学习支持和服务。

八、结语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职语文教师应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素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拓展课外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并强化过程管理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依托信息化平台整合资源并搭建课程思政平台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系统、便捷的学习支持和服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推动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深入发展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才能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昀.应用型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3,40(4).DOI:10.3969/j.issn.1673-162X.2023.04.021 .

[2]牛蕾,陈祺.现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反思[J].现代职业教育.2023,(16).

[3]潘婷玉."课程思政"现代汉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3).DOI:10.3969/j.issn.2096-711X.2023.13.038 .

[4]赵永明.基于课程思政理论的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建设[J].文山学院学报.2023,36(1).DOI:10.3969/j.issn.1674-9200.2023.01.020 .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ffai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zation

Wang Duanxin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Sichuan Neijiang 6411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s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Information means such as big data and cloud computing are increasingly widely used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curriculum. This pa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hinese curriculu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zation, and aims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into Chines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by innovating teaching concepts, enriching teaching contents and optimizing teaching methods, so as to realize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informatization background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secondary Chinese course education, then from update teaching idea,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rich teaching content, mining education elements,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promote effective interaction, optimize course evaluation, strengthen the process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build course education platform for the elabora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paper,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curriculum.

Key words: inform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curriculum and politics; teaching practice; moral education

未命名__2025-09-22+15_08_03.jpg

编辑部

友情链接: 大众文艺 学周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