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在文化自信视域下体系构建研究
李凌林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池州 247000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室内设计教育不仅承载着技艺传授的功能,更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本文深入探讨了文化自信视域下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旨在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室内设计专业教育之中。文章首先分析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对室内设计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而剖析了当前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在文化自信教育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完善等策略,以期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室内设计课程体系。
[关键词]室内设计;文化自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87-9534(2025)-0097-34 [收稿日期]2024-11-26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日益凸显,文化自信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人才的重要使命。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作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学科,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然而,当前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在文化自信教育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如课程内容单一、缺乏文化深度、教学方法传统等。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文化自信视域下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为室内设计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
二、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对室内设计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个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它既包括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包括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借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个体走向强盛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繁荣、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
(二)文化自信对室内设计教育的重要意义
1. 传承与创新:室内设计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将文化自信融入室内设计教育之中,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作品。
2. 提升审美素养:文化自信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使他们更加敏锐地感知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室内设计风格,从而拓宽设计视野,提高设计水平。
3. 培养综合素质:文化自信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更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提升。通过文化自信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当前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在文化自信教育方面的不足
(一)课程内容单一
当前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往往过于注重技能传授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文化自信的融入。课程内容缺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传承,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同和自豪感。
(二)教学方法传统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讲授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传统教学方法缺乏对文化自信教育的有效融入,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难以形成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和作品质量等量化指标,而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
四、文化自信视域下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一)课程内容优化
1.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在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建筑、传统图案、传统色彩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去。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2. 加强历史文化知识教育
历史文化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之一。通过加强历史文化知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和特点,从而拓宽设计视野和提高设计水平。可以通过开设历史文化课程或组织实地考察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教育。
3. 引入国际先进设计理念
在注重传统文化传承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入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可以通过与国际知名设计机构或设计师进行合作与交流,了解国际室内设计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并将其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室内设计市场需求。
(二)教学方法创新
1. 采用项目式教学法
项目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项目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室内设计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在项目选题和实施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2. 实施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实施翻转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课前提供相关资料和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活动,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课后布置作业和反馈评价等环节,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提升教学效果。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更加灵活和自主的学习环境中掌握室内设计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信息化教学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手段可以模拟室内设计场景和效果展示等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教学和交流互动等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资源获取途径。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室内设计作品,提高他们的设计水平和审美能力。
(三)评价体系完善
1.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中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是提升文化自信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来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注重评价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考试成绩或作品质量等量化指标。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和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2. 加强过程性评价和反馈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过程性评价和反馈机制建设是提升文化自信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互评等活动,促进他们的自我提升和相互学习。通过加强过程性评价和反馈机制建设,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和目标,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
五、文化自信视域下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案例
以某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为例,该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中积极融入文化自信教育。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课程内容优化实践
该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中外室内设计史”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理念以及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和实践活动的组织,学生不仅掌握了室内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方法创新实践
该专业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和参观学习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室内设计风格和特点。同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教学和交流互动等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资源获取途径。这些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评价体系完善实践
该专业建立了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通过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和展览等活动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创新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互评等活动,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和相互学习。这些评价体系的完善实践不仅全面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六、总结
本文通过对文化自信视域下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构建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构建策略,并通过实践案例验证了其实施效果。研究表明,在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中融入文化自信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国际竞争的加剧,高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仍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我们也将积极关注国内外室内设计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将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去。此外,我们还将加强与其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室内设计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津,李瑞勇,陈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和研究——以展示空间设计课程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1).
[2]杨洁,刘芳妍.会展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2021,(2).
[3]罗明亮.构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以室内设计专业为例[J].福建茶叶.2020,(4).229.
Research o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interior design professional cours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Li Linglin
Ch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nhui Chizhou 247000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interior design education not only carries the function of teaching skills, but also shoulders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This pa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interior desig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aiming to integrate cultural confidence education into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interior design by optimizing the course content,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interior design education, and then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interior design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cultural confidence education. On this basis, the strategies of course content optimization, teaching method innov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improvement are proposed in order to build an interior design curriculum system tha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Key words: interior design; cultural confidence; curriculum system; college education; cultural confidence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