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

课程思政视角下曲靖市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5-09-26 15:10:56 点击: 0 发布:陈熙熙

课程思政视角下曲靖市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董馨锴

曲靖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 曲靖 655605

[摘 要]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因此在幼儿园这一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实施课程思政重要途径。通过幼儿园中教育活动的开展渗透立德树人思想就要明确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加强思政熏陶的整体设计;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增强主动学习意识;构本土文化资源库,充分展示优秀文化精髓;营造社会文化氛围,加大外部条件支持等途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做到从幼儿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课程思政;优秀传统文化;幼儿园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87-9534(2025)-0056-75 [收稿日期]2025-01-14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著名的生态系统理论,他认为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该理论强调个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认为人类行为与环境系统之间存在动态的、双向的影响。环境对幼儿成长有着深远影响,我们应当积极利用幼儿生活中的文化环境,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来塑造和引导幼儿的成长路径。通过将课程思政的理念与本地区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并巧妙地渗透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我们不仅能够满足“大思政课”建设的需求,推动思政教育向更广泛、更深入的层次发展,还能有效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本次调研以曲靖市作为调查对象,曲靖市作为云南省辖地级市,距离省会昆明仅120千米,是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的交汇之地,里不仅是彝族、布依族、壮族、苗族、瑶族等八大民族的聚居地,更是他们独特语言、服饰、风俗和信仰的摇篮。据2023年曲靖统计年鉴显示,当前曲靖市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现幼儿园有1876所,民办幼儿园1040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7.18%。运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曲靖市内的公办、民办、城市及乡村的幼儿园,共计30所,其中 15 所为公办幼儿园,15 所为民办幼儿园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随机选取了5名园长,其中3名公办园,2名民办园进行访谈。以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了解他们对于曲靖市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融入曲靖市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看法。

 


1 参与问卷调研的幼儿园情况统计表

名称

性质

名称

性质

曲靖市第一幼儿园

公办

麒麟区康乐幼儿园

民办

曲靖市第二幼儿园

公办

麒麟区银河幼儿园

民办

曲靖市第三幼儿园

公办

麒麟区佩尔幼儿园

民办

麒麟区第一幼儿园

公办

麒麟区靖江幼儿园

民办

麒麟区第二幼儿园

公办

麒麟区牛津幼儿园

民办

沾益区第一幼儿园

公办

沾益区兴隆幼儿园

民办

沾益区第一幼儿园西河苑分园

公办

沾益区启蒙幼儿园

民办

沾益区第二幼儿园

公办

沾益区育硕幼儿园

民办

沿江街道中心幼儿园

公办

沾益区蓓蕾幼儿园

民办

马龙区第三幼儿园

公办

马龙区纳章中心幼儿园

民办

陆良县机关幼儿园

公办

马龙区童星幼儿园

民办

陆良县第一幼儿园

公办

马龙区童心幼儿园

民办

陆良县第二幼儿园

公办

师宗县丹溪幼儿园

民办

富源县墨红镇中心幼儿园

公办

罗平县汇诚幼儿园

民办

播乐乡第一幼儿园

公办

会泽县钟屏幼儿园

民办

 

2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序号

姓名

民族

教龄

学历

办园性质

编号

1

GXM

18

本科

公办

F1

2

ZM

25

本科

公办

F2

3

Wsc

30

本科

公办

F3

4

Hym

5

本科

公办

F4

5

Ty

10

本科

公办

F5

 


一、课程思政视角下曲靖市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现状

1.教师对曲靖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偏低

 从问卷收集的数据来看幼儿教师们对曲靖市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或接触的经验但是总体教师们对曲靖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教师们就对曲靖文化了解去情况中选择“非常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比例较低,分别为15.67%和0.33%,大部分集中于有点了解和接触过。

2.曲靖市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的认可度较高 

据问卷的数据表格显示,超过一半的幼儿教师(66%)认为曲靖市传统文化有必要融入幼儿园,33%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开展,但不是必需的,仅有极少数受访者(0.67%)认为没必要开展,因此大多数幼儿教师认为曲靖市传统文化有必要融入幼儿园;同时有75%的幼儿园开展过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培训,而有25%的幼儿园没有开展过。可以看出,在参与调研的30所幼儿园中大多数幼儿园都开展过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培训,这表明幼儿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就培训的频率上来看有52%的幼儿园是一学期开展一次,24.33%的幼儿园三个月一至两次,16%的幼儿园是一个月一至两次。

3.曲靖市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问卷了解到,教师们认为开展曲靖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价值主要是为了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90%)、培养幼儿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责任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92%)、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等(76.67%)等。这表明教师们普遍认为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幼儿传承本土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感和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而言,迎合教育部门的需求和其他目的的比例较低,说明教师们更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文化传承。

4.曲靖市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组织过程较为单一 

1)曲靖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目标制定依据

在运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园在开展曲靖市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中主要的目标来源教育时机的触发(如传统节日、周边环境资源)占比最高,达到55.33%。其次是遵循幼儿园教学计划的要求(19.67%),幼儿自身的需求和兴趣(15.67%),个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促使(9.33%)。说明在曲靖市,教育时机的触发是推动开展曲靖市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活动的主要原因。

2)曲靖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依据

在问卷中发现,幼儿园开展曲靖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活动的主要契机是,教育时机的触发(如传统节日、周边环境资源)占比最高,达到55.33%。其次是遵循幼儿园教学计划的要求(19.67%),幼儿自身的需求和兴趣(15.67%),个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促使(9.33%)。说明在目前在幼儿园中选择什么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来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教育时机的触发推动开展的。

就具体内容选择上以艺术活动(56.33%)、美食小吃(60%)和风景名胜(46.33%)等为主,其次是民间体育活动(40.67%)、文学(33.67%)和文化遗址(34.67%)。而古碑刻(22.67%)、现代重要史迹(27.33%)、历史名人(5.67%)和非物质文化遗产(6.33%)的了解程度较低。民族习俗(35%)和文物(5.67%)的了解程度相对中等。整体来看,艺术活动、美食小吃和风景名胜是曲靖市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中受关注度较高的内容。


 

图一 曲靖市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


3)曲靖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

根据数据表格显示,幼儿园中融入曲靖市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展方式主要为主题活动,占比为68.33%。其次是渗透到五大领域教学活动,占比为57%。区域活动、游戏活动和环境创设的比例分别为38%、37%和35%。家园合作的比例为15.33%。就具体的教学方法而言,融入曲靖市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故事法、游戏法和情境教学法。其中,故事法的比例最高,达到57.67%,游戏法和情景教学法的比例分别为39.33%和38.67%。示范法、范例法、角色扮演法、参观法和欣赏教学法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在20%至28%之间。活动操作法的比例为20.67%,其他教学方法的比例较低,仅为1%。


 

图二 曲靖市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4)曲靖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评价

根据数据表格显示,对曲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主要集中在幼儿学习行为评价和幼儿学习效果评价两个方面,分别占比61.67%和55.33%。其次是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和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分别占比46%和43.33%。幼儿园课程目标设置的评价比例为37%,学习环境评价的比例为11.67%。从数据可以看出,幼儿学习行为和效果是被重点关注和评价的方面,而课程内容选择和实施过程也备受关注。

二、课程思政视角下曲靖市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存在问题

(一)曲靖市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活动存在内部制约

一是基于经济和安全的双重考虑,幼儿园往往只能提供基础的工具和材料,无法满足幼儿亲身体验,实践操作感知的效果。二是曲靖市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其资源的筛选与整合成为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幼儿园教师在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化资源时,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哪些内容既适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又能有效传承和弘扬曲靖文化的精髓;三是家长对曲靖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参与度低,当幼儿园在开展相关活动时,家长也会因自身对曲靖文化了解的不足而缺乏足够的支持与配合。

(二)幼儿园利用曲靖市传统文化开展的活动结构化程度较低

首先已有资源的建设出现了滞后,内容绝大多数是文字、图片和短视频,形式比较单调,学习内容相对较浅,这些课程内容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递进关系。其次课程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在设定曲靖市传统文化课程目标时往往模糊不清,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最后教学方法单一,如讲授式、示范式等。这些方法虽然能够传递一定的文化知识,但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传统文化氛围欠缺导致教师对曲靖市传统文化了解不足

首先随着数字化的到来,信息获取方式的革新确实为教师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多元性,信息的海量与快速流动也容易导致“文化快餐”现象的出现,即人们更倾向于追求即时的、碎片化的信息,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这种交流虽然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但也可能导致本土文化的特色和独特性被淡化,其次社会的发展无疑加剧了人口的流动,这不仅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对本地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最后教师难以兼顾教学职责与去深入了解和学习本土文化之间任务。由于幼儿园工作本身的细致与繁杂性,教师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健康和学习,这使得教师在工作之余往往感到身心俱疲,

(四)幼儿园中开展曲靖市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缺乏外部支持

国家政策在具体执行层面的指导力度显得较为薄弱。它们更多地停留在了呼吁与倡导的层面,对于实际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采用何种方法以及评估机制等核心问题,这种现状就导致了教育从业者普遍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怀揣着积极推行的热情,但在具体操作时却感到迷茫和无力。 另外教师培训工作指导乏力,当前教师培训工作往往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培训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实际需求和专业发展特点。

三、课程思政视角下曲靖市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的策略

(一)明确活动价值,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思政熏陶整体设计

一是在活动设计方面将曲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教学,旨在培养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二是在内容的选取上要结合幼儿认知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发展水平,设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传统文化精髓,又能被幼儿理解和接受。三是在评价体系中构建增值型评价体系,促进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的有效发展。

(二)建构本土文化资源库,充分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首先构建具有文化多样性的特色课程资源库,整合并展示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地域特色的独特魅力,同时强调它们都是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在构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紧密围绕幼儿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教育价值。最后,将家庭与社区文化资源整合,旨在深入理解幼儿家庭与所在社区的独特文化背景,通过积极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幼儿在不同文化间的调适能力。

(三)加强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培训,增强对曲靖传统文化的认知

首先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应当从师资培养的全方位着手,强化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连贯性,以确保师资培训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其次教师在传递本土文化时,需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才能避免在传递过程中出现误解或歪曲的情况。这样不仅能够保护本土文化的纯正性,也能够培养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最后要提高教师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觉,需要加强对教师的传统文化的了解,鼓励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四)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加大外部条件支持

首先要高度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有效利用。需加大对这些资源的保护力度,并积极探索其开发潜力。通过建立文化基地的方式,为本土文化的展示与传承提供实体平台。其次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为了确保本土传统文化能够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采取综合性的策略,利用媒体宣传的广泛影响力、政策支持的导向作用等多种手段,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最后要关注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补偿性资源支持,确保这些区域和学校的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到实质性提升。

作者简介:董馨锴,1995.6,女,白族,云南大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2,(10):8-14.

[2]曲靖市统计局.曲靖统计年鉴(2022年)[EB/OL]2023-9-1[2024-10-15].https://www.qj.gov.cn/html/2023/tjxx_0901/261802.html.

[3],.[J].,2024(8):46-50.

[4].[J].,2024(21):52-53.

[5],,.[J].,2017,28(2):125-132.

[6].[J].,2005(1):57-58.

[7],.[J]...,2023,43(9):75-83.

[8].[J].,2023(11):125-127.

[9],.[J].,2023,34(3):114-120.

[10],,,.[J].,2022(5):74-79.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Qujing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Dong Xinkai

Quj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Qujing, Yunnan 655605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moral education into all aspects of education and run through various fields of education. Therefore, in kindergarten, which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basic education,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impl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To carry out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and infiltrate the idea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nurturing people,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nd strengthen the overall desig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enhance their awareness of active learning; Constructing a local cultural resource library to fully showcase the essence of excellent culture; By creating a social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increasing external support, and other means, we can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achieve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from the early childhood stage.

Keywords: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Kindergarte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未命名__2025-09-26+15_12_10.jpg

编辑部

友情链接: 大众文艺 学周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