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胡雪琴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广西 来宾 546199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对于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背景和必要性,提出了明确课程目标、整合教育内容、强化教育过程、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以及加大资源投入等具体策略。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职业素养和全面发展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职业素养;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87-9534(2025)-0064-41 [收稿日期]2025-03-05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高端化。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传统的教育体系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于学生劳动观念、职业素养和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成为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背景与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一方面,劳动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劳动教育也是推动“五育”融合发展、深化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前沿阵地,其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课程目标不明确、教育内容单一、教学过程不规范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有效实施,也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成为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求。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使之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使之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具体而言,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具有一定深度的、系统的、全面的劳动教育。
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课程目标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既要包括劳动知识、劳动技能等显性目标,也要包括思想道德、人文素养等隐性目标。同时,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劳动教育课程的具体特点来设计具体的课程目标。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可以侧重对其进行劳动观念的培养和劳动习惯的养成;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则可以侧重对其进行职业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整合劳动教育内容,使之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整合劳动教育内容,使之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存在着内容多、课程杂、课时少等问题,尤其是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度不高,出现了“五育”相互割裂的现象。因此,要在明确劳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整合各专业课程内容,实现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具体而言,可以以职业素养为导向,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例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与劳动生产相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与职业技能相关的职业素养,如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安全生产、质量意识等职业素质要求。此外,还可以结合高职院校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确定具体的劳动教育内容,如融入工匠精神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三)强化劳动教育过程,使之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相适应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强化劳动教育过程,使之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相适应。要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突出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来强化劳动教育过程。例如,可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可以组织劳动竞赛和劳动成果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力;还可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平台。
同时,要注重对劳动教育过程的评估和反馈。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认可和奖励,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五育”融合发展路径,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要注重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按照“目标—内容—过程”的逻辑关联,对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设计,确保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根据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和完善课程内容。
最后,要注重课程实施方式的创新和多样化。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实施;可以引入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可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
(五)加大劳动教育资源投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还需要加大资源投入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一方面,要加大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教学设施和设备配置;另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来充实师资队伍;可以通过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还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此外,还可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的行业专家和优秀人才参与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中来。
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与成效分析
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许多学校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某高职院校通过构建“三层四段式”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该体系包括基础层、专业层和拓展层三个层次以及认知阶段、体验阶段、实践阶段和创新阶段四个阶段。通过该体系的实施,学生的劳动观念得到了显著提升,职业素养和全面发展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又如,另一所高职院校通过引入项目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强化劳动教育过程。该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教学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同时,该校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劳动竞赛和劳动成果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然而,只要我们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明确课程目标、整合教育内容、强化教育过程、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以及加大资源投入力度等策略的实施,就一定能够构建出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和实施方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冯永刚,温晓情.劳动课程育人的价值变迁、生成逻辑与实践进路[J].教育学报.2022,18(6).
[2]许锋华,余侨.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2,(2).
[3]余文森,殷世东.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类型与实施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20,(10).
[4]刘秉权,马玉泉.运用信息反馈与优化控制,增强德育的实效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2,(6).1-3.
[5]蔡汀,王义高,祖晶.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4卷) [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Construction of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Hu Xueqi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xi Laibin 546199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realize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strategies such as clarifying curriculum objectives,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content,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process, implementing the task of cultivating people and increasing resource input.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it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labor concept,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ability, and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training of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beauty and labor.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上一篇: 油画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意结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