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业特色高校协同人才转型与路径培养模式
孙伶庆
金陵科技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99
[摘 要]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路径,实现行业特色高校人才转型与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实例分析,文章提出了“一个平台、四个模块、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以及“三平台、四层次、五要素”的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国际合作交流、创新创业教育和心理疏导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人才转型;协同培养;产教融合;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87-9534(2025)-0038-29 [收稿日期]2025-01-27
一、引言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行业特色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行业特色高校如何通过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等路径,实现人才转型与培养模式的创新,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改革背景与意义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行业特色高校需要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1. 构建“一个平台、四个模块、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实践为导向,构建了包含基础平台、工程实践基础模块、专业能力提升模块、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模块和国际交流合作模块的课程体系。同时,该体系还分为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创新创业课程模块三个层次,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产教融合
通过打造“金专”工程,强化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学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组建行业实验室或联合实验室,探索建立符合新工科教育理念的专业综合实践平台。此外,还通过实施“双创”计划,建立和完善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3. 推进国际合作交流,提升学生国际视野
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学校与多所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学生交换、教师互访等交流活动。同时,还通过开设双语课程、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改革成效与挑战
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然而,在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如何更好地与企业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等。
三、“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互联网+”环境下,行业特色高校需要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依托行业特色高校优势,构建了“三平台、四层次、五要素”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而言:
1. 搭建“三平台”实践教学平台
依托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资源,搭建了面向行业企业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面向学校教学的校内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面向社会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 构建“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由基础层次、专业层次、综合层次和创新层次构成。学生在不同的实践环节中,在教师指导下,采用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完成不同的实践教学任务。这种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3. 强化“五要素”实践教学保障
为了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矿大强化了实践教学师资、教材、设备、基地和管理等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材体系、更新教学设备、拓展实践基地和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等措施,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成效与展望
通过构建和实践“三平台、四层次、五要素”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实践教学体系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四、人才培养成效与经验总结
(一)人才培养成效
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且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这些成效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及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二)经验总结与启示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 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使命是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导向;
2.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3. 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4.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是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5. 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径探索
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推动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工作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举措与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和创业训练营等活动;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等。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与心理健康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六、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路径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加强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矿大作为中国矿业领域的知名学府,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矿大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孙耘,刘亢,王颖凌.协同创新视域下的地方高职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7,(24).
[2]于竞.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路向研究[J].科教文汇.2018,(36).DOI:10.16871/j.cnki.kjwhc.2018.12.056 .
[3]刘丹丹,朱恩亮,朱晓琴,等.基于ATmega2560的智慧快递机器人设计[J].实验室科学.2019,(3).DOI:10.3969/j.issn.1672-4305.2019.03.011 .
Collaborative talent transformation and path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in universities
Sun Lingqing
Jinl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99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dustry-specific universiti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alent cultivation.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how to achieve innovation in talent transformation and training models for industry-specific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other paths. Through the case analysi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curriculum system of "one platform, four modules, and three levels", as well as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three platforms, four levels, and five elements", aiming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icle also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talent cultivation.
Keywords: industry-specific universities; Talent transformation; Collaborative cultivation;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