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大思政课”改革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医药院校“大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模式,通过分析当前思政课教学的现状与挑战,结合中医药院校的特色与优势,提出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构建多维度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改革策略。旨在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学生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培养具有高尚品德、扎实医术和深厚人文情怀的中医药人才。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大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医药文化;教学体系
一、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思政课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课程。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思政课教学不仅关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影响着学生未来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素养。因此,探索中医药院校“大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模式,对于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与挑战
1. 教学内容单一
当前,部分中医药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与中医药专业的有机结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学方法传统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同时,缺乏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结合,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3. 实践教学薄弱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的重要环节,但部分中医药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缺乏与中医药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项目,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部分中医药院校的思政课评价体系过于注重知识记忆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全面评价,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中医药院校“大思政课”改革创新模式的构建
1. 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医学智慧。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思政元素: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仁爱精神等思政元素,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合中医药案例进行教学:选取中医药领域的典型案例,如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贡献、中医药国际传播等,通过案例分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 构建多维度教学体系
构建多维度的教学体系,是实现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课内与课外相衔接:将思政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相结合,形成课内课外相互衔接的教学体系,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视野。
线上与线下相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教学,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提高教学的便捷性和实效性。
3.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运用案例教学法:选取贴近学生实际、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主要进行问题讨论和答疑解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与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平台。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
实施项目化教学:结合中医药专业的特点,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项目,如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中医药社区服务项目等,通过项目实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确保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以及企业、医疗机构等第三方评价,形成多元化评价主体。
全面化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应涵盖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实现全面化评价。
过程化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表现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四、中医药院校“大思政课”改革创新模式的实践效果
1. 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改革创新,中医药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实践教学环节更加完善,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明显提高,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也显著提升。
2. 增强学生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
通过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思政元素,结合中医药案例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
3. 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
通过改革创新,中医药院校的思政课成为传承和创新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思政元素、结合中医药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项目等方式,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具有高尚品德、扎实医术和深厚人文情怀的中医药人才。
4. 推动思政课与中医药专业深度融合
通过改革创新,思政课与中医药专业的深度融合得到进一步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环节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创新,都紧密结合中医药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实现思政课与中医药专业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
五、中医药院校“大思政课”改革创新模式的启示
1.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思政课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课程。中医药院校在改革创新思政课时,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放在首位。
2. 结合专业特色进行改革创新
中医药院校在改革创新思政课时,应紧密结合中医药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项目,实现思政课与中医药专业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
3.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院校在改革创新思政课时,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确保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中医药院校在改革创新思政课时,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全面化的评价内容和过程化的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六、结语
中医药院校“大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构建多维度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可以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学生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培养具有高尚品德、扎实医术和深厚人文情怀的中医药人才。这一改革创新模式不仅为中医药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其他类型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未来,中医药院校应继续深化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不断探索适合中医药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期待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中医药院校“大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