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背景下CBL联合PBL教学在儿科专业住培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本文聚焦于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背景下,CBL(案例教学法)联合P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儿科专业住培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践案例分析,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内涵、实施方式及其在提升儿科住院医师理论水平、临床实践能力、岗位胜任力以及教学满意度等方面的显著成效。研究表明,此教学模式有助于构建系统化、渐进式的学习体系,促进住院医师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儿科医学教育提供了创新性的教学思路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CBL;PBL;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一、引言
在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关键环节,对于培养具备扎实临床能力与良好职业素养的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儿科专业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住院医师的要求更为严苛。儿科患者年龄小、病情变化快,且医患沟通相对复杂,这就要求儿科住院医师不仅要掌握深厚的医学理论知识,还需具备敏锐的临床思维、熟练的临床技能以及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
传统的儿科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临床实践机会相对有限,且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充分激发住院医师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此背景下,探索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成为儿科医学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CBL与PBL教学法的出现,为儿科专业住培带来了新的契机。
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循环积累与逐步深化,如同螺旋一般,每一循环都在前一循环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使学习者能够不断巩固旧知、拓展新知。CBL教学法以真实临床案例为载体,引导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PBL教学法则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探索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将CBL与PBL教学法有机结合,并融入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中,有望为儿科专业住培提供一种更为高效、系统的教学方案。
二、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一)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
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由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其核心思想是让学生在低年级就接触和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结构,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适度加深难度、扩大知识面。该模式强调知识的循环与递进,每一循环都是对前一循环的深化与拓展,学习者在不断重复与提升的过程中,逐渐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CBL与PBL教学法的特点与优势
CBL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法学院,其主要过程是根据精选的临床案例,引导学习者进入特定的临床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学习者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等,从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法则以问题为基础,强调学习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学习者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学习者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相关研究现状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CBL联合PBL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部分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然而,在儿科专业住培领域,将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与CBL联合PBL教学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其应用效果和实施策略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背景下CBL联合PBL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目标设定
在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背景下,CBL联合PBL教学的教学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和渐进性。短期目标可设定为帮助住院医师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提高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水平;中期目标着重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长期目标则是使住院医师具备独立处理儿科复杂临床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儿科医生。
(二)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内容的组织应遵循螺旋上升的原则,从基础到复杂、从简单到综合逐步推进。在每个教学阶段,结合CBL和PBL教学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儿科临床案例和问题。例如,在儿科基础阶段,可选择一些常见的儿科疾病案例,如小儿肺炎、腹泻等,引导住院医师学习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随着住院医师知识水平和临床经验的积累,逐渐引入复杂的案例,如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等,培养其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实施
1.案例呈现与问题提出:教师精心挑选儿科临床案例,通过多媒体、文字资料等形式呈现给住院医师,并提出与案例相关的问题。问题应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能够引导住院医师深入思考。
2.小组讨论与自主学习:住院医师分组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讨论过程中,鼓励住院医师积极发言、分享观点,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住院医师需要自主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3.教师引导与总结: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帮助住院医师拓宽思路、解决疑难问题。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和关键技能,纠正错误观念,使住院医师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设计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住院医师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核、病历书写评估、小组讨论表现评价等。理论考试主要考查住院医师对儿科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的掌握程度;临床技能考核重点评估住院医师的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病历书写评估关注住院医师对病例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则从团队协作、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对住院医师进行综合评价。
四、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背景下CBL联合PBL教学在儿科专业住培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一)提升住院医师理论水平
通过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的不断循环与深化,结合CBL和PBL教学法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住院医师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儿科理论知识。在每个教学循环中,住院医师不断接触新的案例和问题,促使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反复思考和应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研究表明,采用该教学模式的住院医师在儿科理论知识考核中的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表明其理论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增强临床实践能力
CBL教学法为住院医师提供了丰富的临床案例,使他们能够在模拟的临床情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和决策制定。通过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PBL教学法强调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住院医师在自主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临床问题,进一步提高了临床实践能力。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采用该教学模式的住院医师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临床操作技能也更加熟练。
(三)提高岗位胜任力
岗位胜任力是指住院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所需具备的综合能力,包括临床诊疗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科研能力等。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背景下CBL联合PBL教学注重培养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通过模拟临床情境和小组讨论,住院医师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住院医师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相关调查显示,采用该教学模式的住院医师在岗位胜任力评估中的得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表明其岗位胜任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四)提高教学满意度
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住院医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了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住院医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了更多的学习体验和成就感。同时,教师与住院医师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教师能够及时了解住院医师的学习需求和困难,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住院医师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较高,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五、结论
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背景下CBL联合PBL教学在儿科专业住培中展现出了显著的应用效果。通过系统化、渐进式的教学安排,结合实际案例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住院医师的理论水平、临床实践能力、岗位胜任力和教学满意度。
从知识积累的角度来看,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确保了住院医师在不断循环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深化对儿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构建起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CBL与PBL教学法的融合,使住院医师在面对真实临床案例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理论知识。
在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该教学模式为住院医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使其在模拟和真实的临床环境中不断锻炼自己的临床技能和决策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团队协作,住院医师学会了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沟通协作,提高了解决复杂临床问题的能力。
岗位胜任力的提升是该教学模式的重要成果之一。住院医师不仅在临床诊疗方面表现出色,还具备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儿科临床工作的需求。
教学满意度的提高则反映了该教学模式得到了住院医师的广泛认可。住院医师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然而,该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教学案例的选择和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儿科专业的特点和住院医师的实际水平,以确保案例的代表性和针对性;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临床经验,能够有效地引导住院医师进行讨论和学习;教学资源的配置也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满足教学模式的需求。
总体而言,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背景下CBL联合PBL教学为儿科专业住培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教学路径。在未来的医学教育中,应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该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儿科医学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过持续的实践与改进,该教学模式有望在儿科医学教育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儿科医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停,王海燕,孟哲,等.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5).DOI:10.19347/j.cnki.2096-1413.202205052 .
[2]闫辉,齐建光,张欣,等.儿科胜任力导向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1,(5).DOI:10.3969/j.issn.2096-4293.2021.05.008 .
[3]耿松涛,刘柯妤,严荣.会展专业“双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及其实施路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9).DOI:10.16791/j.cnki.sjg.2020.09.046 .
[4]殷二航.情景模拟联合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在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20,(6).DOI:10.19335/j.cnki.2096-1219.2020.6.014 .
[5]李春玉,王丽敏,刘佳莉,等.CBL结合SP教学模式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5).
[6]强丹.基于病例学习(CBL)的双螺旋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及评价[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1).DOI: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2001024 .
[7]张娴,赵琳,李艳红,等.混合式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患沟通能力教学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11).DOI: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