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鉴赏

Bougie辅助气管插管培训在模拟心肺复苏情景中的学习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25-07-02 10:41:53 点击: 5 发布:陈熙熙

Bougie辅助气管插管培训在模拟心肺复苏情景中的学习效果评价

摘要:本文旨在评价Bougie辅助气管插管培训在模拟心肺复苏情景中的学习效果。通过选取相关医疗机构的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模式培训方法,在培训当日和培训后3个月对受训者进行模拟心肺复苏情景下的气管插管考核,以首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所需时间作为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Bougie辅助气管插管培训能够显著提高住院医师的气管插管技能,且培训效果在培训后3个月仍能保持稳定。该培训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对于提升医疗急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Bougie;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培训效果;模拟情景

一、引言

心肺复苏(CPR)作为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急救措施,其核心目标在于迅速恢复患者的自主循环与呼吸功能。在这一过程中,气管插管技术的有效运用对于确保气道通畅、实现高效通气至关重要。然而,气管插管操作本身技术难度较高,尤其在模拟心肺复苏的紧急情景下,时间紧迫、操作空间受限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操作难度。Bougie(探条)作为一种辅助气管插管的工具,凭借其独特的设计优势,在提升气管插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

Bougie是一种细长的塑料棒,其工作原理是在喉镜辅助下,先行插入气管,为后续气管导管的导入提供精准引导。相较于传统气管插管方法,Bougie辅助气管插管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等显著优势。在紧急情况下,Bougie能够快速建立气道,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因此,开展Bougie辅助气管插管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对于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Bougie辅助气管插管的优势

多项研究已证实,Bougie辅助气管插管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显著优势。相关随机试验表明,与导丝辅助气管插管相比,常规使用Bougie可提高气管插管的首次成功率。在实际临床应用中,Bougie对于困难气道患者或喉部无法完全显像的患者效果更佳。其操作简便性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准确地完成气管插管操作,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心肺复苏情景下气管插管的挑战

心肺复苏情景下的气管插管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时间紧迫性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气管插管操作,以尽快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其次,操作空间受限使得医护人员在进行气管插管时面临更大的技术难度。此外,患者处于心脏骤停状态,生命体征不稳定,进一步增加了气管插管的风险。因此,如何在模拟心肺复苏情景下有效开展Bougie辅助气管插管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培训效果评价方法

目前,针对Bougie辅助气管插管培训效果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首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所需时间等指标。首次插管成功率是衡量气管插管操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直接反映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插管所需时间则体现了医护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效率。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Bougie辅助气管插管培训的效果。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5名。这些住院医师均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但气管插管操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通过对其进行Bougie辅助气管插管培训,旨在提高其气管插管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培训方法

培训采用简短多模式培训方法,包括理论讲解、视频演示、模拟操作等环节。理论讲解环节主要介绍Bougie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使住院医师对Bougie辅助气管插管有全面的认识。视频演示环节通过播放实际临床操作视频,让住院医师直观地了解Bougie辅助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和技巧。模拟操作环节则利用模拟心肺复苏情景,让住院医师在模拟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熟悉Bougie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三)考核指标

在培训当日和培训后3个月,对受训者进行模拟心肺复苏情景下的气管插管考核。考核指标包括首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所需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以成功建立气道并完成有效通气为标准,插管所需时间从喉镜插入口腔开始计时,至气管导管成功置入气管并确认位置正确为止。

四、研究结果

(一)培训当日考核结果

在培训当日,住院医师使用标准Bougie法、预套Bougie法、导丝法和无辅助法各完成一次气管插管。结果显示,标准Bougie法和预套Bougie法的首次插管成功率相对较高,插管时间相对较短。这表明经过简短培训后,住院医师已经初步掌握了Bougie辅助气管插管的基本技能。然而,与标准Bougie法相比,预套Bougie法在操作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首次插管成功率略有不同。导丝法和无辅助法的首次插管成功率相对较低,插管时间相对较长。这可能与住院医师对导丝法和无辅助法的操作不够熟练有关。

(二)培训后3个月考核结果

培训后3个月,再次对住院医师进行模拟心肺复苏情景下的气管插管考核。结果显示,住院医师使用标准Bougie法的首次插管成功率与预套Bougie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高于导丝法和无辅助法。这表明经过3个月的实践和巩固,住院医师对Bougie辅助气管插管技能的掌握更加熟练,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同时,标准Bougie法与预套Bougie法的插管时间显著短于导丝法和无辅助法。这说明Bougie辅助气管插管在提高操作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三)培训效果稳定性分析

与培训当日相比,培训后3个月时标准Bougie法与预套Bougie法首次成功率未见显著下降,插管时间未见显著延长。这表明住院医师在简短多模式Bougie使用培训3个月后,仍能保持理想的气管插管表现。培训效果的稳定性得益于培训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以及住院医师在培训后的不断实践和巩固。

五、讨论

(一)培训效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Bougie辅助气管插管培训能够显著提高住院医师的气管插管技能。通过简短多模式培训,住院医师不仅掌握了Bougie辅助气管插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在模拟心肺复苏情景下进行了实际操作训练,提高了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培训后3个月,住院医师的气管插管技能仍能保持稳定,说明该培训方法具有长期有效性。

(二)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Bougie辅助气管插管培训效果的因素可能包括住院医师的个体差异、培训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培训后的实践机会等。不同住院医师在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实践经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培训效果的差异。培训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直接影响住院医师对知识的吸收和技能的掌握。培训后的实践机会则有助于住院医师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操作熟练度。

(三)与其他研究的比较

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在研究对象、培训方法、考核指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往研究多侧重于Bougie辅助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而本研究则关注于培训效果评价。通过采用模拟心肺复苏情景下的考核方式,更贴近实际临床情况,能够更准确地评价住院医师的气管插管技能。同时,本研究还对培训效果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优化培训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六、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Bougie辅助气管插管培训在模拟心肺复苏情景中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Bougie辅助气管插管培训能够显著提高住院医师的气管插管技能,且培训效果在培训后3个月仍能保持稳定。该培训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对于提升医疗急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Bougie辅助气管插管培训为提高医疗急救水平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科学、系统的培训,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Bougie辅助气管插管技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准确地完成气管插管操作,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未来,应进一步优化培训方法,加强培训后的实践指导,提高培训效果。同时,应加强对Bougie辅助气管插管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让更多的医护人员受益,为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波,于复生,李欢欢,.MEMS加速度传感器在微位移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机电技术.2015,(5).

[2]李勇明,陈勃翰,王品.采用基于密度加权和偏好信息的K均值聚类的胸阻抗信号自动检测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4).DOI:10.11999/JEIT140903 .

[3]刘焱,王烨.位移传感器的技术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3,(6).

[4]许克祥,齐建强,吴俊泉,.构建立体化临床技能模拟训练的研究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3,(2).DOI:10.3969/j.issn.1006-2769.2013.02.049 .

[5]刘震雄,秦明,王旭霞,.模拟医学教育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DOI:10.3969/j.issn.1006-2769.2013.02.079 .

[6]刘毅华,付强,付秀华,.各种急救培训模式在医院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3,(12).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2.074 .

 副本_手绘简约风小红书大字封面__2025-03-26+23_42_22.jpg

论文鉴赏
编辑部

友情链接: 大众文艺 学周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