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眼镜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放射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培训课程构建与实施
摘要:本文聚焦于放射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构建并实施了联合智能眼镜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培训课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住院医师在医患沟通认知、态度和培训需求等方面的现状,以此为基础设计理论课程与实践内容。理论课程涵盖医学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德医风和医患沟通技巧;实践阶段利用智能眼镜与情景模拟,设置告知坏消息、拒绝异性医师检查等12个典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具有较高趣味性和有效性,89.47%的住院医师认为更有趣味性,94.74%认为有助于提高医患沟通能力。这为放射科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关键词:智能眼镜;情景模拟教学法;放射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培训
一、引言
在医疗领域,医患沟通是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放射科作为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其住院医师与患者的沟通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对检查的配合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然而,当前放射科住院医师在医患沟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沟通技巧不足、对患者心理需求把握不准确等。因此,开展针对放射科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培训迫在眉睫。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眼镜和情景模拟教学法为医患沟通培训带来了新的机遇。智能眼镜具有现实感显示、传感器功能等特点,能够为培训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展示和交互体验;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临床场景,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掌握沟通技能。本研究旨在构建并实施基于智能眼镜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放射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培训课程,以提高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
二、文献综述
(一)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医患沟通在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相反,沟通不畅可能会导致误解、焦虑和不满,甚至引发医疗纠纷。例如,患者因对检查过程和结果不了解而产生担忧,若医生未能及时、有效地沟通,就可能引发患者的不信任和不满情绪。
(二)传统医患沟通培训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医患沟通培训方法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虽然能够传授一些基本的沟通理论,但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学员在课堂上难以真正体会到实际沟通场景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培训效果不佳。例如,学员在课堂上学到的沟通技巧,在实际面对患者时可能无法灵活运用。
(三)智能眼镜与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智能眼镜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其增强现实技术、智能感知技术等特点为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例如,智能眼镜可以实时显示手术导航图,为手术操作提供指引。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模拟真实临床场景,让学员在实践中提高临床技能和沟通能力。然而,目前将智能眼镜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相结合应用于放射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培训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放射科住院医师在医患沟通认知、态度和培训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当前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对培训内容和方式的期望等。共发放问卷[X]份,回收有效问卷[X]份,有效回收率为[X]%。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了解住院医师的实际需求,为培训课程的构建提供依据。
(二)课程构建
1.理论课程: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结合放射科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构建理论课程。理论课程包括医学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德医风和医患沟通技巧四个方面,共4次课,每次2学时,总计8学时。医学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住院医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医德医风教育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医患沟通技巧则重点传授倾听、表达、同理心等基本沟通技能。
2.实践课程:实践阶段采用联合智能眼镜与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设置告知坏消息、拒绝异性医师检查等12个典型案例,共12次课,每次2学时,总计24学时。在情景模拟过程中,利用智能眼镜的增强现实技术,为住院医师提供更直观、逼真的沟通场景。例如,在模拟告知坏消息的场景中,智能眼镜可以显示患者的表情、肢体语言等信息,帮助住院医师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反应。
(三)课程实施
选取[X]名放射科住院医师作为培训对象,按照构建的课程进行实施。在理论课程中,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在实践课程中,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住院医师进行实际操作。培训过程中,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及时纠正住院医师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结果
(一)住院医师对培训模式的评价
培训结束后,对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培训模式的评价。结果显示,89.47%(17/19)的住院医师认为该教学模式更有趣味性,94.74%(18/19)的住院医师认为培训有助于提高医患沟通能力。这表明联合智能眼镜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培训模式得到了住院医师的认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培训前后医患沟通能力的对比
通过对比培训前后住院医师在医患沟通方面的表现,发现培训后住院医师在沟通技巧、沟通效果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例如,在沟通技巧方面,住院医师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倾听、表达等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沟通效果方面,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对检查的配合度也更好。
五、讨论
(一)智能眼镜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优势
1.增强现实性:智能眼镜的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中,为住院医师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展示。在情景模拟中,住院医师可以通过智能眼镜看到患者的详细信息、检查数据等,使沟通更加准确、高效。
2.提高互动性:情景模拟教学法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住院医师在模拟场景中需要与其他参与者进行密切沟通和协作。智能眼镜的语音识别、眼动传感器等功能进一步增强了互动性,使住院医师能够更加自然地与患者进行交流。
3.提供反馈机制:在情景模拟过程中,导师或教练可以通过智能眼镜实时观察住院医师的表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这种反馈机制有助于住院医师及时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调整学习和实践策略。
(二)培训课程设计的合理性
本研究构建的培训课程充分考虑了放射科住院医师的实际需求和特点。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既传授了基本的沟通理论,又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典型案例的选择也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能够覆盖放射科医患沟通中常见的问题。
(三)对未来培训的启示
本研究为未来放射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培训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拓展智能眼镜和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范围,例如在更多的临床场景中进行模拟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培训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
六、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并实施了基于智能眼镜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放射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培训课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培训效果评估,证明了该培训模式具有较高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能够显著提高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放射科的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还为其他科室的医患沟通培训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在当今医疗环境下,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放射科住院医师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其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对于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研究,我们看到了智能眼镜与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患沟通培训中的巨大潜力。未来,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创新培训方法,不断完善培训课程体系,为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医患沟通能力的医学人才做出贡献。同时,我们也希望医疗机构能够重视医患沟通培训,将其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医疗行业向更加人性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患者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晟瑜,叶葳,郑威扬,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分层管理作用初探[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9).
[2]帕提曼·阿不都热依木,邢艳,刘文亚.浅谈如何规范化住院医师影像培训工作[J].西北医学教育.2015,(1).DOI:10.13555/j.cnki.c.m.e.2015.01.076 .
[3]吴仁华,杨棉华.加拿大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方式及其启示[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6).DOI: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4.06.044 .
[4]郑贤应,曹代荣,黄炳强,等.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初步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5]董爱生,程超,肇博,等.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2,(5).DOI:10.3969/j.issn.1006-2769.2012.05.061 .
[6]宋彬,边琪,徐晓璐.多元化临床能力评估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1).DOI: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1.01.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