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鉴赏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5-07-18 14:48:55 点击: 3 发布:陈熙熙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摘要:本研究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的研究文献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发文量、研究机构、作者、关键词等信息的挖掘,揭示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研究发现,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研究深度不足、跨学科合作不够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加强理论研究深度、促进跨学科合作等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Citespace;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可视化分析

一、引言

在医疗领域不断发展的当下,口腔科作为重要的临床学科,其医疗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口腔健康。住院医师作为医疗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和未来骨干,其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提升口腔科整体医疗服务水平至关重要。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对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itespace是一款广泛应用于科学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分析的可视化软件,它能够通过对大量文献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直观地展示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研究热点和演化趋势。本研究借助Citespace工具,对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1.终身教育理论:该理论强调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在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中,应注重培养医师的终身学习能力,使其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2.胜任力模型理论:胜任力模型是指个体为完成某项工作或达到某一绩效目标所具备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口腔科住院医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临床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胜任力,以胜任未来的临床工作。

3.成人学习理论:成人学习者具有独特的学习特点,如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经验丰富、自主学习能力强等。在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成人学习者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习效果。

(二)文献综述

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临床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难以满足住院医师的实际需求;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带教老师的临床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等。同时,国内学者对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模式、临床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但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跨学科合作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三、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范围为200011日至20231231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X]篇。

(二)研究工具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到的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Citespace软件可以对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生成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示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和演化趋势。

(三)数据处理

对检索到的文献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重复文献、筛选有效文献等。然后,将处理后的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设置相关参数,进行可视化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发文量分析

从发文量趋势来看,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的研究在近年来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2000-2010年期间,发文量相对较少,说明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2011年以后,发文量开始快速增长,表明该领域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二)研究机构分析

通过对研究机构的分析发现,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医学院校和口腔专科医院。其中,[列举部分主要研究机构]等机构在该领域的研究较为活跃,发表了较多的相关文献。这些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相对较少,尚未形成紧密的研究网络。

(三)作者分析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显示,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研究领域的作者合作相对分散,尚未形成明显的核心作者群。部分作者在该领域发表了多篇文献,但与其他作者的合作较少。这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力量较为分散,缺乏有效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四)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揭示了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研究领域的热点和主题。高频关键词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临床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这些关键词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等方面。

同时,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将研究主题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探讨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如“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等。

2.临床实践教学研究:关注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升,包括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临床教学方法改革、临床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等。

3.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研究如何提高带教老师的临床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包括师资培训、师资激励机制建设等。

4.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围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政策制定、培训内容与标准、培训质量监控等方面展开研究。

(五)研究前沿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的突现词检测功能,发现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学科合作: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口腔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越来越紧密。跨学科合作成为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如口腔科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2.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信息化教学手段如虚拟仿真教学、在线课程、移动学习等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3.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关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研究逐渐增多,包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的选择等。

五、讨论

(一)研究优势

本研究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揭示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与传统的文献综述方法相比,可视化分析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和演化过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

(二)研究不足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数据来源仅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可能遗漏了其他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其次,Citespace软件的分析结果受到参数设置的影响,不同的参数设置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分析结果;最后,本研究主要侧重于对文献数据的统计分析,对于文献内容本身的深入分析相对较少。

(三)对策建议

1.加强理论研究深度:目前,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未来应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为人才培养实践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

2.促进跨学科合作:鼓励口腔科与其他学科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整合不同学科的优势资源,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口腔科人才。例如,可以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合作,开展口腔生物材料、口腔医疗器械等方面的研究;与计算机科学学科合作,开发口腔医学信息化教学系统和临床辅助诊断系统。

3.推进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的信息化教学。建设丰富多样的在线课程资源,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和远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同时,加强对住院医师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学习需求。

4.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全面客观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涵盖知识、技能、素质等多个方面。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同行评价等,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六、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揭示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研究发现,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研究深度不足、跨学科合作不够等问题。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强理论研究深度,促进跨学科合作,推进信息化教学,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质量,为口腔科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我国口腔科住院医师人才培养体系将不断完善,为保障民众的口腔健康做出更大贡献。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不仅是对当前人才培养问题的有效回应,更是对未来口腔科医疗领域发展的前瞻性布局,将推动我国口腔科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黄香河,刘青,郝晓然,.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专科护士培养研究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23).DOI:10.20037/j.issn.1671-1246.2023.23.46 .

[2]杨婵娟,陈丛琳,冉真榕,.微课联合TBL教学法在规范化培训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岗前培训中的效果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6).DOI:10.20037/j.issn.1671-1246.2023.06.33 .

[3]车蕾,赵雯,刘蕊.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口腔修复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3,(7).DOI:10.3969/j.issn.1002-1701.2023.07.053 .

[4]岑琼,俞娟,季玉娣,.口腔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相关指标的构建[J].护理研究.2022,36(2).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2.02.002 .

[5]李培强,陈馨怡,谢小冬,.PBLCBLTBL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

[6]贾坤,乔建红,王红,.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J].中华护理教育.2021,(4).DOI:10.3761/j.issn.1672-9234.2021.04.004 .

[7]滕薇.MOOC教学在口腔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6).

 副本_橡皮泥风格小红书大字封面__2025-03-27+13_27_02.jpg


论文鉴赏
编辑部

友情链接: 大众文艺 学周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