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的课程改革
摘要:本文聚焦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的课程改革,深入剖析其改革背景、已实施举措、改革特点,并探讨改革效果、问题及未来趋势。通过详细阐述教育组织改组、课程结构调整、教学方法革新等内容,结合日本医学教育整体改革趋势,全面展现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课程改革全貌,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课程改革;教育组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当今时代,医学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疾病不断涌现,医疗技术持续革新,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学教育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其改革迫在眉睫。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敏锐地察觉到这一时代需求,积极投身于医学教育课程改革之中。此次改革不仅关乎医学院自身的发展,更对培养适应未来医学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日本乃至全球的医学教育带来新的思路与活力。
二、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课程改革背景
(一)日本医学教育整体改革趋势
日本医学院校的教育模式长期为6年一贯制,分为一般教育和专业教育两段。一般教育涵盖普通基础课与教养教育,专业教育包含临床前期和临床教学。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为适应医学发展的新需求,各医学院校以6年一贯制为原则,展开了大幅度的改革。
改革呈现出多方面特点。在课程设置上,缩减了一般课程,增设特殊课程。许多院校取消了普通基础课,前三年增设医学概论、医学情报学、医学法制学等科目,后三年开设行为科学、医疗福利学、医学外国语、医疗经济等科目,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医学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提前开设医学专业课,在第一或第二学年就让学生接触医学专业基础课,在高学年对部分基础课进行复修,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此外,还实施基础与临床综合教学,采用器官系统教学方式,许多院校推行基础与临床统一的教学计划,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临床相关联的知识,加深基础与临床教师之间的交流,缩短授课时间,增加学生自学时间。
(二)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改革需求
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身教育模式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传统课程体系下,专业课程门类繁多,最多达60门,最少也有34门,平均45门;必修课总学时最多为4013学时,最少2021学时,平均3312学时。各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重复过多,脱节和遗漏现象严重,未能形成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面对新兴学科层出不穷、传统学科不断发展的形势,课程模式改革相对被动。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对新兴、交叉学科,更多是通过增设新课程来体现,导致必修课程有增无减,专业课程体系不断膨胀;另一方面,面对传统学科深入发展带来的课程教学内容急剧增加,学校仍坚持自身教学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坚持要把学生培养成本门学科的专家,加剧了课程间的割裂,加重了有限的学习时间与无限增长的知识之间的矛盾,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增无减。这些问题促使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下定决心进行根本性的课程改革。
三、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已实施的课程改革
(一)教育组织改组
为重新评估医学院教育的实施状况,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从1987年开始积极行动,设置了教育课程研究委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委员会于后续更名为医学院课程改革委员会。这一委员会汇聚了医学院内众多热心于教育改革的教师,他们凭借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专业知识,共同探索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委员会的成立为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使得改革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推进。
(二)课程结构调整
在课程设置方面,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积极借鉴日本医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对课程结构进行了全面优化。课程由学习单元模块组成,呈现出独特的特点。一方面,课程内容按照器官系统或疾病机制进行重组,这种重组方式打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学习医学知识,更好地理解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另一方面,各模块既设置了必修项目,确保学生掌握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能,又提供了选修的特别项目(特殊学习模块),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
(三)教学方法革新
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革新,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大幅度地安排“学生自学”时间,供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自学,学校采用了适合莱斯特大学教学模式、具有独创性的学习指导书,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思路和方法指导。
同时,强调“问题解决”型教学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以讲习班形式,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学校还采取各种方式评估学习成绩,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四、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课程改革特点
(一)强调自学与小组讨论
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在课程改革中,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大幅度安排学生自学时间,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学生可以在自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深入钻研医学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小组讨论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想法,通过思维的碰撞和交流,拓宽自己的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小组讨论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综合素质。
(二)基础与临床综合教学
实施器官系统教学是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这种教学方式将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基础医学知识时,能够直观地了解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在学习临床医学知识时,能够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基础医学原理。
基础与临床统一的计划具有诸多优点。它便于学生理解与临床相关联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案例相结合,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加深了基础与临床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协作,有利于推动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的共同发展。此外,缩短了授课时间,增加了学生自学的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
(三)多元化国际合作
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积极开展多元化国际合作,坚持以国际标准建设专业群。学院与日本朝日国际学院、大阪产业大学、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等形成了中外合作办学、渗透学习研修、就业导向顶岗、专业共建、师资能力提升“五元模式”。
通过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学院引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引进4名具有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留学及就业经验的专业人员补充师资队伍,这些教师不仅带来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技术,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五、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课程改革效果、问题与趋势
(一)改革效果
尽管目前缺乏针对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课程改革效果的直接调查数据,但从日本大学整体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所采取的改革措施来看,可以推测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从教师层面分析,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的课程改革措施与日本大学教师普遍认可的改革方向相契合。教师们对给予学生必要的专业科目、形成系统性的课程以及学分取得及毕业认定标准适当等方面有较高的评价。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通过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教学方法等改革措施,有可能提高了教学质量,使教师们更加认可课程改革的成效。
从学生角度而言,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的改革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和发展空间。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选修课程,开展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这种改革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可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二)改革问题
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的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与日本大学课程改革普遍存在的问题相似的情况。
在教养教育课程理念方面,尽管学校努力推动课程改革,但可能仍存在教育理念和目标不够清晰明确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对教养教育的内涵和目标理解不够深入,导致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预期的方向。
实施体制的向心力低下也是一个潜在问题。课程改革涉及多个部门和教师的协同合作,如果各部门和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改革措施可能难以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
课程编制的系统性不充分可能导致课程内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教学效果不足可能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缺乏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学力不振则可能是由于课程负担过重、教学方法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不佳。
(三)改革趋势
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的课程改革未来可能会朝着更加深入、全面的方向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可能会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和脱节现象,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方面,可能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入更多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如虚拟仿真教学、在线教学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和深度,引进更多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六、结论
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的课程改革是应对时代发展和医学教育需求的积极举措。通过教育组织改组、课程结构调整、教学方法革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学院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育理念和目标的明确、实施体制的完善、课程编制的系统性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等。
尽管改革之路充满挑战,但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的课程改革为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未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相信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将在医学教育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为培养适应未来医学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其改革经验也将为其他医学院校的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推动整个医学教育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央档案馆. 细菌战与毒气战 [M].中华书局,1989.
[2]解学诗. 战争与恶疫 [M].人民出版社,1998.
[3]Jing-BaoNie.Japanesedoctors'experimentationinwartimeChina[J].TheLancet.2002,360(1).s5-s6.
[4]YF,Chen.JapanesedeathfactoriesandtheAmericancover-up.[J].Cambridgequarterlyofhealthcareethics:CQ: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healthcareethicscommittees.1997.6240-2.